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霸皇李恪 > 墓

(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李唐祖籍隆尧唐陵之谜

初唐几位帝王常会怀念自己的祖先。唐太宗和高宗在将自己的祖先追封后,又为他们修建了辉煌的陵墓,高耸的封土,独特的石刻,今日的残破无法遮盖住当年的皇家气象。不遗余力地修陵,恰好说明了李唐祖籍其实就在这里。两座唐陵,不知不觉中在探索着一个历史谜案。

唐高祖李渊的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人称“大唐帝陵”,也称唐陵。李渊两位祖先的生平,史籍记载比较简略。《旧唐书》等书说,李熙在北魏时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曾担任瀛州刺史。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六月二十二日追尊为宣简公。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追尊宣皇帝。李天赐是李熙的儿子,“仕魏为幢主”,西魏大统年间赠司空。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尊为懿王,唐高宗仪凤年间追尊光皇帝。

两位祖先死得够早的,当时也仅是一般的中下层官员,想不到几代后子孙发迹了,打下了整个天下。高祖时为自己的祖父李虎修陵墓,但还不好意思为李虎的祖父和父亲修陵,因为两人实在没有什么重要的功绩留存下来,只能追加个封号而已。那么,今存的这两座唐陵究竟是什么时候造的?根据现存资料,已无法清晰知道了。贞观二十二年(646),唐太宗派遣使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可见这一年陵墓已经修造完毕,唐太宗只是让三位官员将陵墓具体形状画成图呈进到中央,让他看看。因此有人估计陵墓开始修建于唐太宗时期,应该是比较可信的。麟德元年(664),唐高宗颁敕说:“宣简公、懿王陵墓并在赵州,各宜配守卫户卅人,仍令所管县令专知检校,刺史岁别一巡。”这一年,二陵已经完全造好。二陵的名称是在仪凤二年才定下来,这年五月一日,追封二陵为建昌陵和延光陵。之后至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下诏改成建初陵和启运陵。

两位李唐祖先生活的时代约在北魏后期,其葬地当时属南赵郡广阿县,唐朝为赵州象城。因为此地有两个祖先的陵墓,天宝元年(742)改为昭庆县。北宋时又改为隆平县,民国间与尧山县合并为隆尧县。陵墓所在位置,在今天河北省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庄乡王尹村。两陵在唐代的规模,根据史书记载,建初陵高四丈,周回八十步。启运陵高四丈,周回六十步。二陵共茔,周回一百五十六步。可见陵墓封土高大,有专人守卫,当地州县官员每年都要到此**祭祀。终唐一代,陵区**肃穆,保护完好。

不过历经千年沧桑,至明清两代,现在的陵区反而比周围地面低1至2米,成为一片洼地。陵墓荒芜残破,石刻倒地,陵墓上的封土早已不知到哪里去了,根本看不到围墙、阙门等建筑遗迹,究竟原来陵区有多少大,已很难确定。20世纪80年代,当地百姓在加深一砖窑窑道时,于地表下1米深处发现砖墓室顶部,后又在其南25米处发现另一砖室墓的券顶,方知二陵墓室位置,当地文物部门当即加以填封。其中一墓往南约25米,发现砖瓦和建筑遗址,面积很难确定,估计是当时献殿一类建筑的遗址。再向南约70米为陵区神道北端,神道向南长约100米,东西宽40米,低于周围地面1米多。原有石刻至少20件,分列于神道两侧,可分为八对,每对基本对称,东西间距32米左右。今保存的石刻,自南至北主要有石柱华表一对、石飞马一对、石鞍马两对、石翁仲四个、石狮一对。这些石刻以写实为基础,体现了初唐建筑师追求内在神韵和气势的艺术匠心。

唐陵正东偏南500米处有陵墓的附属建筑光业寺。光业寺在高宗总章年间(668~670)“奉敕置是额”,是皇帝亲自起的名称。开元十二年(724),赵州刺史田再思等官员率邢、赵二州三县百姓将寺院整修扩建,当日的寺院金碧辉煌,一派皇家气概。寺中主要供奉唐景皇帝李虎(即李天赐子)的玉石真容,因“为像为陵置寺焉”。此后寺院历经兴废,单明清两代就兴修过七八次,今庙已毁,遗址早成了耕地,惟一幸存的是一通唐代碑刻,于开元十三年六月在大佛堂建成之后,立于中殿东侧。今碑已断为12块。

李唐皇室世系,自古以来一直是一大谜案,有人认为是出自于陇西李氏,有人认为是赵郡李氏。陇西和赵郡,东西相距300余里,究竟来自于哪里,谁也无法肯定。记载唐朝的主要资料《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说李氏出自于陇西,说明唐末宋朝这种说法已十分流行。五六十年前,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对李唐的世系发生了怀疑,他根据隆尧唐陵以及《光业寺碑》的碑文,认为隆尧唐陵所在地就是李唐的祖籍。他指出,李熙和李天赐父子共茔而葬,就是族葬的一个例证,“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即其家世居之地,绝无疑义,而唐皇室自称其祖留居武川之说可不攻自破矣”。一些学者认为,皇帝亲敕修建祖陵、亲诏封祖帝号于象城的历史事实,是其祖籍出自于赵郡的最有力证据。如果此地不是皇家祖籍,作为一国之君,绝不会贸然行事,为天下后世所笑。至于把李唐祖籍改为陇西,是玄宗天宝以后出现的事情,应是后人的伪托,至少在李渊建唐后的120多年间,唐宗室庙先祖均未涉及陇西。

隆尧唐陵建好后,李唐皇室的帝王们大概从未光临过。李渊生于长安,世袭爵位,可能从没到过并不显赫的象城故里,他只是立李熙为始祖,并未修陵和进一步追封帝号。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突然怀念起祖先来,先是追封,接着修陵,搞得轰轰烈烈,他们自己到底是否去过祖籍地,史料没有记载,不得而知。

依靠后代发迹而修建的两座唐陵,饱经风雨沧桑,其残破的景象似乎还在轻轻地向人们诉说着它们过去的辉煌。

是唐朝祖陵吗唐**李虎永康陵之谜

永康陵为唐**李虎的陵墓。李虎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西魏时为八柱国之一,曾为尚书左仆射,被封为陇西郡公。北周受禅立国后,追封唐国公。李渊建唐后,以李虎受命“唐国公”有开国之瑞,于武德元年六月追尊李虎为景皇帝,庙号**,陵曰永康。

永康陵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18公里的陵前乡侯家村西南。永康陵所处地区是渭河的黄土塬区,西有浊峪河、清峪河河谷,再西为嵯峨山,石川河自西北向东南从陵东北约8公里处流过。陵墓封土周围地势较为平坦,陵区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的走势。

永康陵陵区布局比较规范,有一条神道为南北轴线。《新唐书》记载,永康陵“四至有封,禁民葬,惟故坟不毁”。因此在陵区四角当设有封,以示陵区范围。据文献记载,永康陵封内为25里,推测约为5里见方。陵园内有覆斗形封土一座,封土今东西长37米,南北宽34米,残高约8米,封土上及周围栽种一些小柏树,郁郁葱葱,异常茂盛。在距封土中心之南约270米处.有一残损石雕蹲兽,应是当年陵园南门外的门兽。

陵园正南是神道,是旧时谒陵礼仪的必经之地。神道宽约30米左右,处于陵南北中轴线上,其北段与周围地表平齐,南段是一低于两侧地表的南北向纵沟。自南向北,道路左右依次分列有华表一对、天禄一对、石马两对、石人一对、石兽一对。陵墓神道修建之初,神道即低于两侧石刻所处地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沟状缓坡。由于历年风雨侵蚀,流水冲刷及耕地的平整,使神道路沟逐渐加深,形成今日冲沟的形状。

神道最南端北距陵墓封土中心约750米处,有一对陵阙基址,二阙之间相距约60米。陵阙已经平毁,地表可见唐代瓦砾与不完整的夯土基础,基础东西残长约10米。陵阙利用自然地势,设于阶地的南缘,从阶下北望,可显示陵阙的高大。

一些专家认为,过去人们认为唐朝陵墓从高祖李渊始,是不确切的,因为人们往往忽略了唐代初年奉为**的永康陵,其实唐朝的祖陵是永康陵,它**着唐代早期的陵寝制度。李虎作为八柱国之一,其葬地史书并无记载,现在的永康陵在唐初被设为祖陵,进行设封增垣,扩大规模,因此它的建制必定对唐朝以后的陵墓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唐代帝王从李世民开始,大部分因山为陵,而实际上永康陵和李渊父亲的兴宁陵及李渊的献陵皆为封土,这说明唐代初期的陵墓制度继承了前代的封土形式。从陵墓的位置来说,永康陵居中,兴宁陵在西面,献陵在东面,符合昭穆制度。太宗昭陵也在永康陵的西面,实际上这四座陵墓是遵守着一定的昭穆规定的。唐初在都城大兴城的东北角兴建政治中枢大明宫,它的中轴正与永康陵为南北一线,遥相呼应,这样的安排,恐非偶然的巧合。唐朝政府对永康陵的祭祀活动规定非常严格,不仅有陵令、陵丞,还设有守陵的陵户,按时举行各种祭陵活动。今永康陵神道西端有石马道村,东南有陵前村,陵东北为侯家村,西北为朱家村,相传朱、侯两姓就是当年守陵的陵户。永康陵前石雕与兴宁陵相同,自南向北是华表、天禄、石马、石人、石兽等,继承了南北朝时期陵墓石刻制度,用天禄和辟邪作为陵墓的守护神。从艺术手法上看,这些石刻其实是处于南北朝向唐朝发展的过渡阶段。

今日所见永康陵是唐初新建的,那么李虎死时是否就葬在这里?有人怀疑李虎可能是迁葬于此的,最初并不葬在这里。但毕竟大家没有明确的证据,只能算个历史之谜,留待大家猜测了。然而,上世纪90年代在甘肃省清水县鲁家湾发现了一座李虎墓,并有墓碑出土,这为迁葬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人认为,三原县之李虎永康陵,可能是唐朝立国后李渊将其祖父墓从清水迁葬于此的,因此清水是李唐王朝的发源地。言之凿凿,使你不得不信以为真。

但没过多少时间,有专家撰文鲜明地提出,清水李虎和三原李虎其实根本不是一个人。李渊生于北周建德中,对他祖父的葬地必然是清楚的,他不会将清水的陵墓迁到三原来祭祀。根据史书对照,两李虎事迹完全不同,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不仅籍贯不同、先辈不同,而且官职不同、卒年不同,清水李虎的墓志铭中只字不提唐公李虎是西魏、北周的佐命功臣并进位八大柱国,赐姓大野氏等内容。

如此说来,唐公李虎永康陵是否迁葬仍是一个谜,谁也说不清楚。

永康陵也有陪葬墓。按《新唐书》记载:“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宫人陪葬,则陵户成坟。”永康陵所在的陵前乡附近,有李寿、李孝同、李广业、于志宁、于大犹、于知微、臧怀亮、臧怀恪、臧希宴、于志芳、李国贞等墓。李寿是李虎的孙子,唐高祖李渊的从弟,历任左武卫大将军,授上柱国,淮安郡王。现在封土为圆锥形,周长61米,高8米,墓前有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华表、石虎、石羊、石人等。李孝同墓和李广业墓封土均无存,都有神道碑一通。于志宁墓前有神道碑一通,石虎一对和石羊一只。于大犹墓前仅留神道碑一通。于知微墓遗有墓志一合。李国贞是中书令李义府的祖父,李义府曾请求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要改葬祖父,“营墓于永康陵侧”。三原县令李孝节私自征发丁夫车牛,为李义府载土筑坟,昼夜不息。周围高阳等七县看到这种情况,县令们坐不住了,也课丁车赴役,“王公已下,争致赠遗”,送的东西不计其数。可知当时的达官显贵以陪葬永康陵为荣,因而竞相将家族的祖坟迁移到永康陵旁。有人认为如臧怀亮等是整个家族葬在一起,不是陪葬墓。虽然史书没有明文说到是不是陪葬墓,但很多专家认为这些应该是陪葬墓,是随父祖陪葬的家族墓地。

一些专家认为,永康陵前的石刻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风格上既有继承又有新发展。比如说永康陵前的华表,与南朝帝陵前的石柱很不一样。南朝石柱柱身上为垂直的瓜楞纹,柱顶饰有石兽,永康陵的华表柱面为八棱,柱顶为宝珠,这是唐初的一种改新做法。永康陵前的石马雕刻技法、表现形式写实性强,是墓主人生前所乘的真实写照,之前还未发现过帝陵前石马雕刻,这种在陵前列置石马的做法,对后世颇具影响。永康陵前的石雕受佛教艺术影响比较突出,如华表的柱头部分雕有覆莲八棱盘、仰莲盆及火焰宝珠等,这些是佛教特有的艺术形式。永康陵前的石狮造型、表现技法,多继承北周石狮的特点。陵前置石狮的做法,对后世帝陵前及陵园四神门置石狮影响极深。

作为唐朝的祖陵,永康陵有很多问题至今没有弄清,我们期待着在考古和史学工作者的努力之下,

开国第一陵唐高祖献陵之谜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635年病故于长安宫中,葬献陵。献陵是唐朝开国第一陵,陵墓的规制对后代帝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献陵既继承了汉魏旧制,又具有典型的唐代帝陵风格,如陪葬的李凤墓的斜坡墓道带过洞、多天井、一室或二室墓葬,在以后唐人墓葬中十分普遍。

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献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坦荡如坻的徐木原上。

献陵的陵墓规制是怎样决定的?贞观九年(635),70岁的李渊走完了他的一生。临终前,李渊遗诏要求丧葬俭约。他说:“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们议论陵制,以期建立唐代的帝陵制度,开始营建帝陵。《通鉴纲目》记载,开始时太宗下诏说,依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故事规划,不久,大臣虞世南两次上奏说:“霸陵因山不起坟,自然高显。今所卜地势即平,宜依周制为三仞之坟,明器一不得用金银铜铁,事讫刻石陵左,以明示大小高下之式,一藏宗庙,为子孙万世法,岂不美乎!”又说:“汉天子登上皇位就营建山陵,用了50余年的时间,现在想用数月时间建成汉代做了几十年的工程,于人力是大大不够的。”长陵是堆土为陵,整个陵冢呈梯形体,底部东西长46丈,南北宽40丈,封土高9丈,工程量十分浩大。对虞世南的建议,唐太宗没有明确表态,但内心已有了明确的想法,他让房玄龄等大臣集体讨论,因为这时陵址已经选定,有关诏书已经下达,他不能马上否定自己前面的决定。宰相房玄龄等以为汉长陵高九丈,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高六丈,如果按长陵的九丈就显得太高,如按三丈之制建陵则太矮,就请以原陵的制度来建造。唐太宗听从了他们的折衷建议,将建造规格作了调整,献陵按着原陵来具体规划,仍旧采用平地起坟的方式,历时4个月大功告成。

现存献陵为覆斗型,东西长约139米,南北110米,高19米。献陵是夯土建筑,层次明显,每层一般在15厘米左右。陵冢四周筑有墙垣,略呈方形,东西长467米,南北长470米。城墙墙基宽约2至2.5米。四面城墙各开一门,南门和北门均距陵冢180米,东面的青龙门距陵冢130米,西面的白虎门距陵冢稍远,约198米。20世纪30年代,东、西、北三门均有阙址存在,今已夷为平地。

陵园四角有角阙设置,西南角阙与东北角阙尚有残迹存在。南门外为神道,神道东西两侧有大型石刻。神道南按后来形成的唐代陵寝制度应有乳台、鹊台设置,但献陵没有发现类似的遗迹存在。南门内约十米处就是献殿,其范围大约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遗址上砖瓦残块及石灰渣粒、红烧土块堆积相当集中。寝殿位于献殿之后,地表遗有大量砖瓦残块。下宫位于陵园西南5里的唐村北100米处,现存面积南北长100米,东西长120米。从今存的砖瓦残块数量来看,当时的宫殿建筑十分巍峨。

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其四门外各有一对石虎,这是其中之一

陵园四神门外各有石虎一对,身躯高大,姿态凝重,大小形制略同。南门外的石虎长2.75米,通高1.8米,虎足与石座连为一体,用一块整石透雕而成。南门外神道两侧有石刻列置,从南向北计有华表一对、犀牛一对。原尚排列有石人3尊,均属东列,皆面西,高2米多,身着长袍,双手持笏,文官模样,惜今已不存。按石刻分析,西侧当初也应有石人3尊。献陵石刻从总体上说浑厚质朴,造型刚毅,粗犷健壮。献陵华表与六朝陵墓神道柱之间,有明显的承续关系,可见其承前启后的过程。犀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它是作为域外贡品进献朝廷的。用犀牛作神道石刻形象,在历代皇陵中是罕见的。

献陵是模仿了汉陵修建的,其地宫构筑可能与汉陵类似。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尚待将来地宫打开之后才有定论。

献陵陪葬墓集中分布于献陵的东和东北方向,陪葬墓区的范围东西4000米,南北1500米。据考古调查,陪葬墓共有30座,文献记载为25座,而根据最新的一份调查说有52座,疑其中有子孙附葬于此的。从陪葬者的身份来看,有宗亲和大臣,以宗亲为多。陪葬墓的封土大部分为圆形,只有一座是覆斗形,墓主是李凤,这是献陵众多陪葬墓中惟一被发掘的。李凤是高祖的第十五子,墓葬形制由斜坡墓道、四个过洞、三个天甬道、八龛和墓室组成,墓内有星象图、建筑图、侍女图、牵驼图等。献陵的陪葬墓大体上继承了汉魏以来的制度,陪葬墓在封土形式和位置上与汉代相同。由于献陵是唐帝陵陪葬制度的开创时期,奠定了唐代陪陵制度的基础,之后的昭陵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和发展。

唐献陵的石狮子高大、圆厚、壮实

一些专门研究唐代陵墓的专家认为,唐高祖献陵为关中唐十八陵之首,其陵园建筑的规模,神道列置石仪的基调和设置陪葬墓的制度、形式,奠定了以后唐帝王陵园的营筑风格,特别对唐代堆土为陵的几个陵墓影响更大。

因山为陵唐太宗昭陵之谜

西安城西北面的礼泉县,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叫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在这座山上。李世民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口口声声说要薄葬,难道是为了薄葬而将玄宫搬上了山?有人说因山为陵比堆土为陵更壮观,有人说葬在山中还可以防止盗掘。不管是什么原因,昭陵开辟了唐代帝王墓葬的一种新形式。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子,他为建立统一强大的唐王朝跃马征战,屡建战功。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用武力逼迫高祖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在他当政期间,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贞观九年安葬唐高祖后,唐太宗身患重病,累年不愈,长孙皇后虽“素有气疾”,还亲自侍奉陪伴,这时两人时常讨论死后的归宿问题。时过不久,唐太宗恢复健康而长孙皇后却每况愈下,她一再向太宗请求:“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唐太宗为了满足她的要求,同时派出两路人马专卜山陵。一路由李淳风带领,另一路由魏徵带领,他们分头出发,各行其是,彼此不得交换意见。两路人马在关中各山峰间转悠,分别选出最佳的地方,暗自留下记号,回到京城。当长孙无忌前去查验时,两路人马均带了他来到九嵕山的山顶。长孙无忌吩咐取出各自留下的记号,发现魏徵插下的那根针恰恰插在李淳风埋下的那枚铜钱的方孔之中,于是九嵕山成了长孙皇后的墓地。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逝,唐太宗下令加紧建陵。同年十一月,长孙皇后正式葬于昭陵。

也有人认为,选择九嵕山作为陵址,与唐太宗个人爱好有关。唐王朝建国初期,李世民经常率军出征,他曾多次路过九嵕山。唐的统一大业完成后,他又经常在九嵕山一带畋猎,对这里的山川地貌不但十分熟悉,而且喜欢上了九嵕山。所以,当长孙皇后死后,他就下诏营建昭陵。

唐太宗昭陵

昭陵是选取九嵕山的峻峰凿山建陵,由此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一些人认为这是李世民为了节俭,想薄葬。因为历代王朝厚葬之风甚盛,唐初也不例外,秘书监虞世南列举因山起坟的故事,劝谏唐太宗葬仪“务以俭约”。《唐会要》记述虞世南的上书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是无不掘之墓。变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柙金镂,骸骨并尽,岂不重痛哉!”这些劝谏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文德皇后临死时,曾遗言太宗,请“因山而葬”,“俭薄送终”。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因山为陵主要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就开始营建昭陵,当时选取九嵕山险峰造陵,从山下到山腰的墓室之门,要经由“悬绝百仞”的栈道才能到达,造好之后拆去栈道,显得孤耸回绝,雄浑巍然,更显帝王气魄,并且可以防止盗掘。事实上,昭陵建筑并非俭约,而是十分奢华。整个陵园方圆几十公里,气势壮观雄伟,是以往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的。

有人认为因山为陵的初衷主要是考虑死后的安全。**古代人为了防盗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墓葬方式,以山为陵从春秋时就已出现,只不过在唐代是普遍采用罢了。昭陵的形式改成因山为陵,无非是由于陵中随葬品丰厚,为防止有朝一日暴尸野外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太宗为文德皇后撰写的墓碑上是这样说的:“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当时他极力宣扬薄葬,说薄葬可以使“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免得像汉朝诸陵一样被偷盗后尸骨无存,真实的目的一看就知道是为了防盗。

昭陵名称是怎样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文献上从未有过记载。有人根据古人死后给谥的原则进行分析,认为古代谥法中释“昭”字说:“圣文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他们认为唐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太宗是当时世界各国统治者中最富有生气和创见的政治家、军事家,没有人像他那样在各个方面树起辉煌和不朽的丰碑,所以唐太宗陵名是选择了一个歌功颂德喻意美好的字眼。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从贞观十年(636)开始营建,至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入葬方完成,历时13年,花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

昭陵“因山为陵”,陵寝位于九嵕山南面山腰,居于整座陵园北部最高处,陪葬墓多集中于山陵之南的辽阔地带。九嵕山是属于石灰岩质的石山,山势突兀,海拔1188米,南临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峙。正南面和东西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孤耸回绝。加上泾水环绕其后,渭水映带其前,显得气势十分雄伟。陵墓的营造工程浩大,布置精心,建筑辉煌。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兄弟参与了墓室的设计。《唐会要》说,昭陵“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玄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远宫门。顶上亦起游殿”。据文献记载,昭陵因山凿石为玄宫,从埏道至墓室深230米,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规模宏大。墓道用3000多块大石块砌成,每块石头有两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五代时军阀温韬进入昭陵玄宫,说玄宫里“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间是停放棺椁的寝宫,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其中的一个铁匣中,“悉藏前世图书、锺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昭陵地宫被盗的情况究竟何如,建国后政府曾进行过考查,但没有查到被盗的痕迹。看来昭陵玄宫还会留给人们一个不小的谜团,只有等到陵墓被发掘的那一天,才能最后见分晓。

整座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陵寝四周城垣围绕,残存少量夯土地段。地面建筑分布在陵山的周围,北面有祭坛和玄武门,正南面有朱雀门和献殿,西南面有下宫。祭坛南高北低,南北长86.5米,东西宽53.5米,由五层台阶地组成,平面略呈梯形,墙基层台阶尚可辨认。由南往北,在南边3个台阶上,有寝殿、阁楼、东西庑、大门等建筑,中间司马道直通寝殿。在第四、第五个台阶地面上,除第五个台地尚存门阙遗址外,其余可能原来是空旷的场地。献殿残存面积约40平方米,殿址上曾出土1件鸱尾,高1.5米,底长1米,重150公斤,由此可推测献殿之高大。下宫遗址在陵西南,平面呈矩形,遗址面积东西宽237米,南北长334米,四周有墙基,墙基厚约3.5米。南墙和北墙中间有门址相对。垣墙内是一片平坦的夯层,厚3至5米,建筑物比较集中,均已不存。

在昭陵的玄武门外有一个梯形的祭坛,祭坛陈列着14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祭坛的东西庑殿中陈列着世界闻名的浮雕石刻六骏。唐太宗生前平定突厥,与吐蕃和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太宗死时,突厥阿史那社请求殉葬,于是高宗派人打制了这14个栩栩如生的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立在昭陵前。这14尊雕像是唐太宗时期良好民族关系的写照,可惜它们在清代乾隆以后大多被毁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我岳父是李世民干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混在洪武当咸鱼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谍影凌云大明18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