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缘起 第001章,水陆法会(1/ 2)
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百官各显其能,使大唐迎来了盛世。
期间,人均粮食众多,价格极低。
因此,大唐百姓衣食无忧,幼有所学,老有所依。
大唐贞观初期,经历了隋末的战乱,中原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然而西南的吐蕃、西方的吐谷浑、西北的突厥、北方的薛延陀、东北的高句丽,都对中土大唐产生严重的威胁。
内忧外患之中,唐皇李世民引导着大唐艰辛的从大乱向大治迈进。
然而,战乱中壮大起来的邪魔外道不甘心被大唐压制,它们利用各种方法祸害百姓,蛊惑人心,试图让中土重新回到混乱之中。
与此同时,一股上古妖力量正在慢慢的苏醒过来。
话说上古时期,曾经被视为中原部落之首的炎帝部落因为种种原因逐渐衰弱。
而在东夷的土地上,一个以妖魔组成的部落--九黎,在他们的大酋长蚩尤的率领下,终于统一了绝大部分东夷部落,成为天下最强大的部落联盟。
无可避免,九黎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中原的土地上,向着炎帝部落伸出了魔爪。
炎帝部落虽竭力抵抗,最终还是被驱逐出了中原。
当时看来,九黎族即将成为中原大陆新的主人。
但是,被九黎打败的炎帝部落并没有放弃,北上与黄帝轩辕部落成功结盟,共同对抗九黎的妖魔。
之后双方进行了连番大战,由于九黎族人各个都有有妖力,在打斗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炎黄联军虽然英勇奋战,却仍然不是九黎妖族的对手,好几次险些全军覆没。
在这紧急的关头,黄帝求助了天神,还得到了天神的支持,在最后的涿鹿战场上,炎黄联军在天神的帮助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九黎族酋长蚩尤被杀,它的手下,逃的逃,死的死。
黄帝将蚩尤的尸体分为两半,分别被封印在不同的地方。
九黎族的主要成员被驱逐出三界之外,大批九黎军作战的妖魔被处以严厉的惩罚。
久而久之,到了贞观年间。
天界和魔界都已经化作了传说故事,而那些逃跑了的九黎妖魔,还留在人间。
而在人间,人类和妖魔的力量似乎达成了一种平衡,人世间太平盛世时,妖魔们大多藏于山林,人间战乱动荡时,各色妖魔也会出来兴风作浪。
贞观十年,西南的吐蕃、西方的吐谷浑、西北的突厥、北方的薛延陀、东北的高句丽的作乱,使那些妖魔鬼怪又出来为祸人间。
天界注视着人间的变化,但是却不能直接插手干涉。
在当时有斩妖除魔的只有佛教,为了让百姓都有抵抗妖魔之能力,李世民大力推崇佛法。
之外,还有一媲美仙界的地方,叫做天门山。
天门山中以剑术著称,天门山弟子可以腾云驾雾,御剑飞行,有斩妖除魔之功法。
相传天门山高入云霄,是上古时期一个与世无争的部落,为了不被世间战争所打扰,天门山被天门首领使用法术隐去下部,只有穿过云霄的上部。
山顶之上有古建筑,堪比皇宫内院,被称为天门宫,是天门山弟子居住习武之地,也是通往天界大门的所在。
天门山上植物自行生长,泉水甘甜永不枯竭,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最主要的就是山上的时间是静止,所以天门山弟子几千年来,相貌不改,依然保持在二十几岁。
他们不是神仙却类似与神仙,不像神仙有那么多的约束,看不了正在苏醒的九黎势力,对人间的所作所为,所以他们经常下山,和佛教一同斩妖除魔。
他们的行为得到百姓的认可可爱戴,同时也被唐皇李世民看中,弟子们被世人称为天门山剑仙。
“安静安静,你这样会影响我说书,我要是说不好了,你们也听不舒服。”
一街边说书先生,对下面一个拿着树枝乱挥舞的年轻人说到。
那年轻人将树枝扔到一边,对那老头说道:“我这不是听得入迷了,以为我就是天门山的剑仙,一时忘我,对不起,对不起,您继续。”
人群中的那个少年,二十刚出头,身穿布衣,稍微有些破旧,但也遮不住他那卓尔不凡的英姿,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剑眉凤目,鼻正唇薄。
身材瘦小却又看着有力,身高足有六尺(唐朝一尺为30厘米,六尺为1.80米),他的背脊挺直,发丝纤细。
虽是平民,但也透露着一种高尚的气质。
此人名叫李乘风,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在清河镇开了一家酒楼,专门为进京之人提供住宿,赚的不算多,但足以丰衣足食。
清河镇在长安城外百里处,是进京必经之路,所以带动了这个镇的经济。
至于李乘风为什么叫乘风,那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将军,跟随唐高祖李渊起义,打仗走的那一天,正好是李乘风出生的当天。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