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辽箕之战(三)(1/ 2)
三月二十日,在番汉城内的情报局局长黄勇,收到了从箕国情报人员用信鸽传来的急件。待将密信翻译后,黄勇不敢怠慢,急速赶往新安前线,向姬康禀报。
姬康看罢密信后,递给了帐下的鲁仲连和大将荣蚠两人。
荣蚠看罢密信,激动地站了起来,对姬康道:“君侯,现在我军需要在正面、给箕军更大的压力,牵制住箕军大军,以配合王石将军在箕国后方的行动。”
鲁仲连也站了起来,对姬康躬身道:“荣蚠将军所言极是,臣附议。”
姬康点了点头,又低头沉思了片刻,抬起头来对荣蚠道:“荣蚠将军,你按计划执行就是。另外再准备五万大军,集结到番汉,必须随时准备增援王石将军。”
荣蚠一怔,随即抱拳躬身对姬康道:“诺。”
然后转身,对帐外大喊道:“来人。”
一个传令官走了进来,单膝跪地道:“拜见君侯,拜见将军。”
大将荣蚠对这个传令官道:“传本将命令,命令我军从明日起,全线向箕军防线发起进攻。让进攻的诸位将领,注意要掌握分寸,不要攻入敌军防线,给予箕军足够的压力就行。”
传令官忙答道:“诺。”
三月二十一日,辽军全线向箕国的防线,展开了进攻,攻击力度明显比前几日加强。
箕军主帅高民不敢松懈,调兵遣将,采取了积极防守。尤其是在辽军,重点进攻的新安城等几处防线,更是增派了不少兵力。
就在辽军和箕军两军,在北坝水河防线正面激烈拼杀之际。
在华津里的王石、王忙、左宗三路大军,已经按王石的命令,分不同的日期从华津里驻地出发,趁夜色走偏僻山区,在王凤海等情报人员的带领下,向顺安、平城、百源里等地穿插而去。
南坝水河(大同江)是箕国地理标志之一,位于箕国西北部,是箕国的第五大河流。
长约四百五十公里,流域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因河床深,又受黄海潮水影响,利于船只行驶。发源于狼林山脉,河水平缓清澈,流程蜿蜒,穿箕都城而过后,向南流在南浦县注入黄海。
箕军的粮草基地——平城,就位于南坝水河旁的西端,大凤山山脚之下。南靠箕都,北部就是箕军所修筑的第二道防线,肃川和顺川防线,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傍晚,密林深处,弯月给大地披上了一道银辉,天上星光璀璨。初春的夜晚亦然有点寒冷,空气中又混合着树木春天的清新。
山脉密林间,此刻正行进着长长的数万大军。
队伍前方王石骑着战马,一身的盔甲,身材很是魁梧。脸上带着严峻凛冽的表情,一脸肃穆凝重地,带着大军在山中行进。
在王石的身后,是情报局中校王凤海。紧随两人身后的五千骑兵,所骑的战马,马蹄上均包裹着辽地特制的毛布兜袋,以便战马在行进中,声音不显。
这次君侯姬康和大将荣蚠,对于这次王石率领的大军,在箕国后方的军事动作,可谓是万分重视。
骑兵也派来了一万多人,除王石带领的五千骑兵外,另中将王忙和左宗两人,也各率领了两千骑兵,剩下的一千骑兵,驻守在了华津里。
在五千的骑兵后面,是四万多步兵,其中还夹杂着的二十辆投石车,用战马拉着。因为现在辽地的军车均采用轴承等新式工艺,行驶便捷。一路行进,这二十辆投石车倒也没拖累大军的行程。
所有的辽地士兵,均全副武装。经过长期的训练,这数万将士,在衣食无缺的情况下,又经过数年的战斗,接连获胜,而无一败,本身就带着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数万大军,急速行驶,穿过了两座山峰之间的一处山隘。由于在山间密林中行进,按照军令,数万将士只能默默行进,不能做声,只有大军行进的脚步声,回荡在山林之间。
经过这处山隘,山势开始陡峭起来,走在大军前方的上将王石,随即传令:“大军缓行。”
王石的一声令下,这道命令,随即被身后的传令官传到后面,一声声低低向后传去。不到一刻的时间,整个大军都缓下了脚步,显示了整支军队的严格素质。
饶是王石的身体素质过硬,但接连几日的夜间行军,还是给王石脸上带来了疲倦之色。
“王中校,我们今日天明,能到达平城附近么?”在大军行进中,王石对身后的中校王凤海低声问道。
王凤海赶忙上前,对王石低低回道:“将军,过了这处山脉,就到了平城山脚下了。按我大军的速度,明日清晨前到达,是没问题的。”
王石点了点头,对王凤海道:“总算快到了!”
随即又对王凤海道:“王中校,你对攻下平城,有何计策么?”
“这个么?……”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