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晓鸣(1/ 2)
“穆大人您吉……。”
穆忠明走在北京城的街头上,说起来他祖上也是在北京城里呆过的,只不过后来去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如今的穆忠明已是十四所千户之一,在拿下北京城后,由于考虑到北京的重要性,张冉特意把穆忠明调至北京。
这可是个好差事,天下人谁都知道,以后这北京城就是大明的都城,虽然现在大明还未迁都,可这也是早晚的事。一旦迁都,北京城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锦衣卫最初就在北京城设置的千户,穆忠明的前途无量。
身着飞鱼服,腰跨绣春刀,这身装扮走在街上显眼之极。现在的北京城,满清的痕迹已基本褪去,取而代之的已都是大明衣冠,放眼望去,已同南方没什么区别,就连之前满清所带来的“京片子”也逐渐改了正宗的大明官话。
说起官话来,所谓的京片子从来就不是最初的北京话,后世许多人误解在大明时期北京话就同后世一样。实际上,京片子是满清入关后所带来的,在大明朝时期,真正的官话是江南金陵音,也就是南京语音,也叫中原雅音,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中原雅音就成了汉人朝廷所通用的官话,朱元璋称帝后更是直接宣布中原雅音为大明朝的官话。
满清入关,占据了北京,经过数十年的演变,用关外口音这才弄出了京片子为官话。如今,大明重复故都,当然要以正宗中原雅音取代京片子。在北京城里,老一辈能说雅音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这些日子上上下下的老百姓们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卷舌头,改口学起了大明官话。
走过一个路口,恰好碰上一人,这人穆忠明认识,说起来他也是满人。不过他算得上是满人中的“败家子”,祖宗的家业早就在他父亲一辈就给挥霍一空,父亲死后,年纪不大的他又没有营生的本事,清廷西逃之时,像他这种满人中的底层一来没有资格跟着走,二来就算走了也担心饿死在半道上,所以一咬牙就留了下来。
像他这样留下的满人其实不少,而且这些人都已改了汉名,之前满名早就弃之不用,明军进城后他们和其他人一样蓄发换衣,由于他们手上没有沾过血,又属于底层人员,甚至许多人对大清其实没什么好感,在这些人看来,能安安稳稳吃饱穿暖就是天大的好事,谁当皇帝坐天下都无所谓,所以大明对于这些人并未赶尽杀绝。
恰好,锦衣卫也打算在这些人中挑选一些作为探子,毕竟整个北方大多地方还在清军手里,这些人在锦衣卫手中还是有些用处的。就如同现在穆忠明所碰到的这个白晓鸣,就是穆忠明手下的一个探子,这小子年龄不大,但脑袋还算活络,而且也很听话,就被锦衣卫给挑中了。
见白晓鸣一见自己就习惯性地要行礼,口里还顺口冒出了满人称吉祥的字眼,穆忠明顿时牛眼一瞪,白晓鸣一个哆嗦立马反应过来,口中的京片子也换了还不利索的官话。
“卑职见过穆大人……。”
“你小子再和刚才那样,这锦衣卫就不用呆了。”穆忠明冷冰冰地说道。
“请大人放心,卑职如果再忘不用大人您吩咐,自己脱了衣裳从哪来就滚哪去。”白晓鸣抬手就抽了自己一耳光,随后毕恭毕敬道。
白晓鸣虽然在锦衣卫只是个最低的校尉,这个校尉和军中职位不同,在锦衣卫内所谓的校尉只是一个称呼,类同于衙役。可就算是这样,白晓鸣有了这身官皮这小日子可好过许多,相比之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现在简直就是天堂。
大明朝的俸禄可不低,要知道普通知县一年的俸禄如今定额在一千二百银元,也就是每月一百银元,锦衣卫中小旗每月俸禄等同知县,像白晓鸣这样的最低的校尉也能拿到五十六银元,这笔收入足以比在大清时强百倍。
正是因为如此,加入锦衣卫后,白晓鸣跑前跑后卖力的很,如此好的差事这天下哪里还有第二个?至于什么大清天下,在白晓鸣看来根本就比不上每日的鸡鸭鱼肉和一壶好酒,要知道在大清时他几乎每天都是夹着尾巴,厚着脸皮到处想办法找钱混日子,至于什么大清的恩典,自他懂事以来就没享受过一天。
微微点点头,穆忠明正要走,白晓鸣连忙上前一步,压低着声音道:“大人,卑职有事要报!”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